新闻动态

【康复科编码】膝关节疾病、骨折术后等康复科诊断的编码问题

发布日期:2025-07-05 23:54    点击次数:121

图片

“膝关节疾病”的诊断编码问题

首先是膝关节疾病,膝关节疾病在康复科的患者占比也是挺多的,区别于急性外伤导致的损伤,康复科收治的膝关节疾病基本上都是以疼痛或者运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退行性病表为主,其中也涵盖了原发性、创伤后、继发性以及其他未明确分类的类型。

在对康复科膝关节疾病进行编码分离类时一定要弄清楚疾病类型,并且还需进一步明确是单侧还是双侧受累。下图为国家临床版编码中膝关节疾病的编码汇总。

其中注意当临床书写诊断为“膝关节病(M17.900)”时,这表示临床味明确诊断,为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编码员应进一步审查病历内容,建议临床完善相关病历资料,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创伤后或继发性的膝关节疾病,在可以明确的情况下避免“懒诊”而使用未特指的情况。

“骨折术后”的诊断和编码问题

再下来我们看看骨折术后康复病人的诊断和编码问题

很多骨折术后来住院康复的人,临床医生通常诊断“骨折术后”为主诊,其实是一种“懒诊”,骨折手术后治疗,还是要评估术后骨折恢复和遗留的情况后,进一步作出具体的或病因、或后遗症、或具体某一具体后遗表现的诊断。

骨折术后患者在康复科的治疗过程中,主要诊断“骨折术后”的使用频率最高。这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上被视为一种“简化”或“笼统”的诊断,对患者的手术后的情况并未表述清楚。尽管ICD-10中存在“骨折治疗后恢复期”、“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以及“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等相关的诊断编码,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诊断在医院中的使用相对较少。

对于骨折手术后的治疗,康复科医生应当更加严谨和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骨折愈合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后遗症。在此基础上,作出更为准确、具体的诊断,例如针对特定病因、后遗症或具体后遗症表现的诊断。这样的诊断方式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举个例子分析一下对骨折术后病人评估的重要性:

患者,男性,56岁。三个月前因不慎滑倒导致股骨骨折,在外院接受了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然而,在术后恢复期内,患者在活动时感到骨折处明显疼痛,遂入康复科进行术后恢复治疗。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康复科医生入院时初步诊断为“骨折术后恢复期”或“骨折内固定术后”。在患者入院时,由于其病情尚未完全明确,因此采用这两种诊断并无绝对错误。并且这两种诊断在康复科入院诊断中较为常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骨折内固定术后改变,骨折断端已有部分连接,但骨痂生成较少,骨折端出现一定程度的硬化,且骨折断端密度增高。这些特征表明骨折连接不正,提示可能存在骨折畸形愈合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诊断进行修正,以便明确疼痛的病因。

在治疗方面,康复科为患者提供了止痛治疗,并结合中药、中医及康复治疗,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这名患者的主要诊断应该修正为“股骨骨折连接不正”,对应的ICD编码为M84.0。

“其他康复类”的诊断和编码问题

最后汇总一下国临版编码中的有关康复的相关诊断,这些都是以具体的入院治疗目的作为主要诊断的情况,什么时候用做主要诊断呢,还是得强调一下,只有在病因诊断和功能性诊断都不适合的时候,也就是病因诊断已经得以治疗纠正,功能性诊断不是很明确的时候,但是需要因特殊的操作和卫生保健的需求而与医疗和保健机构接触的人,大家还是看编码理解使用吧。

最后一句

忘了最后一类患者,也是康复科占比比较大的,肿瘤姑息医疗的患者,因为我国的安宁病房设置的并不是十分普及,因此康复科也分担了部分恶性疾病的终末期患者,这类患者的编码问题,我之前写过,大家可以去看看:【编码Z51.5】关于“姑息性医疗”的编码问题

真正的最后一句

图片

好了,用了四天左右时间了解了康复科的相关内容,明天按照计划会写新生儿科的有关问题,大家还有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留言,留言多的科,可以插队先写哦。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pg电子游戏视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